当前位置:首页->先进事迹

姜德


为民撑起一片天

时间:2018-01-17
作者:
字号:[   大       ]

 

  在珲春市板石镇,人们提起民政办主任姜德,都会交口称赞。多年来,他心系群众,扎根基层,为民解忧,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民政为民、民政爱民的良好形象。 

 

姜德查阅救灾档案

   

  千方百计解民忧  铁面无私严律己 

  今年52岁的姜德是珲春市板石镇本地人,朝鲜族。1995年参加工作。2009年,从镇财政所调任民政办主任。从此,入护调查、接待上访群众、为困难群众办理低保,落实优抚政策,救灾成为他的主要任务。这一干就是8年。 

  珲春市板石镇现有低保对象423户、539人。镇内所属的7个村,低保户入户核查工作要转上20多天,工作量非常大。他不怕苦,不叫累,一直奔波在外。对于符合低保救助的困难群众,姜德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办理低保。 

  2014年,在一次入户调查中,姜德了解到,板石镇湖龙村村民金龙吉老人患有肢体三级残疾,早年因在村里当赤脚医生,家里有些收入。后来,金龙吉因患有脑出血病情加重,手脚行动吃力,同是残疾人的老伴也得了病,他们无力再开办卫生所,生活失去了来源,日子过得相当艰难。姜德到他家中了解情况后,根据金龙吉的病情帮他办理了二级残疾证,并根据其情况办理了低保,现在金龙吉每月有508元的低保金,加上市里给的残疾人补贴和家中几亩地的租金约有800元收入,这对老两口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。 

  板石镇有个叫杨学凤的老大娘,是一位抗战老兵的遗孀。因为她是从别的乡镇后搬过来的,年深日久,手上也没有丈夫的复员证明,一直无法办理低保。姜德在一次入户调查时得知此事后,记下老兵的姓名和出生日期,主动跑到珲春市民政局查找老兵档案,经过一天时间耐心地翻阅和查找,终于找到了杨学凤老人丈夫的档案,为杨学凤老人成功办理了低保,给抗战老兵的遗孀带去了抚慰。多年来,至少有3个低保户都是他这样翻阅档案帮助办理的。 

  除了老人,姜德对身患重病的孩子也抱以极大的关注。在板石镇柳亭村走访核查时,他听说村里一个叫小浩然的6岁小孩得了白血病,父母四处借钱帮他治病。小浩然的父母可能因为对办理低保的政策不了解,没有主动申请办理低保。姜德主动上门,发现小浩然正随父母在外地治病没有在家,他便把可以办理低保的情况告诉了孩子的叔叔。后来他根据政策规定给小浩然家发放了3000元临时救助金,还办理了每月327元的分类低保金,为这个家庭及时送去了温暖。 

  姜德对各类困难群众都抱有极大的同情,对于真正有困难的群众,他全力以赴帮其办理低保,而对自己的亲属他却铁面无私。本来,他家的亲属有很多人的生活状况都处在低保边缘,其中有人找他帮忙办理低保,都被他严词拒绝。“我是民政办主任,怎么能先给自己家人办低保?”姜德说。 

姜德走访农村低保对象

    

  危难之处冲在前  创新工作有方法 

  在姜德的办公室有很多制作精细的救灾档案。那是2016年珲春市遭遇狮子山台风袭击后损毁房屋档案登记册。上面附有村民受灾的农房照片和搬入的新楼照片以及村民个人照片,村民信息等一应俱全。 

  这些救灾登记册上凝结了姜德太多的汗水。他的同事们现在还记得,在去年的救灾过程中,由于珲春市板石镇是重灾区,姜德作为单位最熟悉镇域情况的老同志,一直冲在了抗洪抢险最危险的第一线,转移安置受灾村民。他扛着沉重的救灾物资,及时发放到受灾村民手中。板石镇5个村受灾,姜德和相关人员共转移了1800多人。新农村7组有一个养猪大户因为舍不下猪,洪水进村时仍不肯离开,姜德蹚着没膝盖的洪水三次进村终于将其劝离。 

  灾后重建过程中,姜德更是不怕苦不怕累,连续几天摸排在村子里。几天时间,他走遍了镇里所有的巷道,摸清楚了每村的受灾情况,记录了每户受灾群众的受灾详情,为科学合理地分配救灾款物、及时解决灾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 

  如今,扶贫攻坚成为民政办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姜德带领扶贫工作人员,积极抓好板石镇精准扶贫工作。工作中,姜德积极创新扶贫模式,开启了“产业项目+扶贫”“光伏+扶贫”“帮扶+自救”等多种扶贫工作模式,有效地推动全镇域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。2016年,实现1个贫困村摘帽,91户、152人脱贫。 

  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8年来,姜德这个心系群众的“老民政”始终一心扑在工作上,每天都在为困难群众的冷暖而奔波着。 

 

 


· 许传娟